- 银杏叶标本:穿越时光的绿色印记
- 标本转运箱:生命科学研究的守护者
- 留取痰标本:正确方法与重要性解析
- 植物标本馆:自然历史的见证者与科学研究的宝库
- 探秘动物标本馆:科学与艺术的交汇之地
- 中药材标本:传统医学的瑰宝与现代科研的桥梁
- 痰标本采集:准确诊断呼吸道疾病的金标准
- 标本与英语:探索语言学习的奥秘
- 玫瑰花标本:留住美好的永恒瞬间
- 标本的作用:科学探索与自然教育的桥梁
联系人:宋先生
手机:17319321769
QQ:3653109366
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街道
尺寸:黑色相框
风格:现代艺术
货号:2.0新欧式-黑色

形态特征
碧凤蝶的翅色呈黑色,前翅呈三角形,后翅外缘波状。翅背面散布有金黄色、金蓝色或金绿色鳞片,后翅亚外缘有6个粉红色或蓝色飞鸟形斑,臀角有一个半圆形粉红色斑,翅中域特别是近前缘形成大片蓝色区,反面色淡,斑纹非常明显。前后翅中室封闭式,前翅R脉5条,A脉2条,后翅A脉1条,肩部具钩状小脉,M3延伸成尾突。尾突亦布有蓝色及绿色亮鳞,但边缘仅有黑色鳞而形成出黑框。雌雄两蝶颜色及斑纹几乎相同。前胸至腹部第1节在背侧面有1个黄色环形斑纹,该斑纹的后缘处有2对带黑边的蓝斑,该斑纹的中部后胸两侧有1对外缘红色的眼型斑,眼型斑之间有2对具黑边的月牙形蓝班,中胸两侧亦有1对月牙形蓝斑。腹部第4-8节背面两侧各有1对带黑边的蓝色圆斑,有时不明显。每节自气门前下方至背侧后方各有1条带黑边的斜黄线,位于第4腹节长达背中央,第5腹节斜黄线最短,不及第4腹节的1/5,第6-8腹节的近等长,约为第4腹节的1/4。亚腹线及腹面白色,腹足近透明浅白色。
生活史及习性
碧凤蝶的一年发生2代。初孵幼虫取食花椒、橘属、黄柏等芸香科植物和黄檗等植物嫩叶,老熟幼虫在叶背吐丝化蛹,使叶片卷曲。成虫常活动于林缘开阔地,常见访花或吸水,飞行迅速,路线不规则。
地理分布
碧凤蝶在我国除新疆外广泛分布,为南方最常见凤蝶之一。在泰山分布较广,数量一般。世界自然保护联盟(IUCN)未对其进行评估。
生态意义
碧凤蝶的幼虫虽然是植物的大盗,啃食柑橘树、花椒树的嫩叶,但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。成虫后,碧凤蝶成为多种植物的授粉者,体现了自然界平衡与和谐的重要性。
碧凤蝶不仅外观美丽,而且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。它们的生活史和生态习性展示了自然界中物种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。
- 上一篇:白带螯蛱蝶 - 蝴蝶标本
- 下一篇:橙粉蝶 - 蝴蝶标本